今日信息:
三农聚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聚焦 / 三农聚焦
【三农聚焦】互联网有望改写我国农业新格局
浏览次数:  日期:2016-02-24 17:30:58

    日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以相当篇幅阐述农业现代化内容,提出“十三五”期间推进农业信息化。笔者采访了解到,互联网应用已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农业”有望在未来改写我国现代农业新格局。

  从生产到流通:互联网“一网包揽”农业全产业链

  在黑龙江垦区八五二农场,一台克拉斯770联合收割机正在卫星导航的指引下穿梭在玉米田里,集合了世界上很先进的收获机械科技、作物的水分产量收获面积在显示屏上可实时更新、每小时作业面积40多亩、几公里以外调度中心的电脑大屏上实时作业轨迹一目了然——在很多地方,像这样以大农机、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及时监测和掌握作物各时期生长情况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农业生产形式越来越多。“互联网”正在让传统耕种模式被现代生产逐步取代。

  以上只是互联网渗透到农业生产环节的一个缩影。笔者近日在各地采访了解到,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食品质监等领域,开始多方面渗透。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担忧,因为有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而有所缓解。同时,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提升,进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从催化到颠覆:互联网或助力我国农业缩短现代化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带有催化甚至颠覆作用,我国农业因之而产生的变局,将在“十三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逐渐体现出来。

  “农村电商的出现,有助于建立起以消费为导向的产销体系,由传统的生产定消费,转变为消费定生产,实现以销定产,这是几千年来农业产销关系的有效颠覆。”农业部市场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认为,这种流程的再造,有利于对接产销、平衡供需,改变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历史魔咒。

  “互联网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黏合剂,将大大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进程。”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介绍,“‘十三五建议’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带动下,发达国家用百年时间走完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很可能在未来20年就会实现,这是对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的变革。”李道亮说。

  从资金到技术:互联网农业两大瓶颈待解

  不过笔者采访时也了解到,不少专家和农村基层干部表示,“互联网+”在农业生产领域,更多还只是“盆景”概念,要想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让互联网+农业变成风景,还需跨过资金、技术两大阻碍。

  资金投入大、人才匮乏、基础建设、系统运行、信息服务等费用高正制约着物联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高额的成本将普通种植户拒之门外。同时,技术的滞后,也制约着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部分,但我国传感器技术的研制规模小、成本高,没有形成产业化,制约了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李道亮说。

  笔者了解到,虽然“互联网+农业”在改造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上效果明显,但也并非“包打天下”。不少专家认为,各地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物流体系特别是冷链物流体系落后、农民缺乏相关技能培训等问题,已经制约了“互联网+农业”进一步发展。

  专家指出,互联网对农业的渗透,目前仍属于浅层应用,缺乏创新。国家应加大财税、金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让互联网真正扮演好现代农业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王宇潘 林青杨 洪涛 王建)